力爭到2022年工業基地總產值為350億元
9月11日,潼僑鎮黨委副書記、鎮長楊智鋒來到惠州仲愷高新區門戶網“在線訪談”論壇,以“聚焦產城人融合 建設智美新潼僑”為主題與網友在線交流,潼僑著力把潼僑工業基地打造成仲愷產城融合發展樣板區,力爭到2022年,工業基地總產值為350億元,改造后功能會更加齊全,規劃面積達10.5平方公里,比現在要增加1倍。
提出“產城人融合發展樣板區”新定位
潼僑既是惠州市僅有的兩個僑鎮之一,也是仲愷高新區“陳惠僑”中心區的一員,楊智鋒介紹,從2019年至今,潼僑主動借力“雙區一站”[潼湖生態智慧區創新與總部經濟區、中韓(惠州)產業園起步區、贛深高鐵仲愷站]等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,提出“產城人融合發展樣板區”的發展新定位,全力推進產業發展、城市建設、人居環境的深度融合。
楊智鋒表示,潼僑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,重點是圍繞“產業、城市、人”三個現代城市發展的基本元素來開展。就潼僑來說,就是以城帶產,在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建設上狠下功夫,催生新興產業,增強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;以城市為基礎,拓寬產業發展空間,為產業經濟打造更好的載體;以產業為保障,反向驅動城市更新和完善基礎服務配套,促進人的興旺。具體來講,接下來要重點推進潼僑工業基地升級改造、鎮中心區城市更新、健康產業集聚區打造,以及重點項目征地拆遷、水污染防治、“兩違”整治三大攻堅戰等重點工作。
會增加公共服務、市政配套設施
在潼僑工業基地升級改造上,楊智鋒說,潼僑將謀劃好工業區升級改造項目,著力把潼僑工業基地打造成:惠州鎮級工業園轉型升級示范區、仲愷產城融合發展樣板區、潼僑高質量發展核心區。并力爭到2022年,工業基地總產值為350億元,三年初見成效。
目前,確定了“一軸兩芯多單元”的功能布局,基本形成完善的用地規劃、升級改造測算等改造方案,建立城市更新數據化平臺和更新策劃綱要,已經完成了現狀調研、制訂用地方案,大部分業主很支持升級改造。同時廣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,力爭在今年底取得實質性的起步成果。
總之,在前期規劃以及后期改造等環節,潼僑都會充分考慮到群眾居住出行,規劃面積達10.5平方公里,比現在的5.5平方公里可能要增加1倍,會增加公共服務設施、市政配套設施等,到時候將會更好地服務周邊居民。
6個區域擬作為更新單元
在鎮中心區城市更新上,目前潼僑在征求各片區群眾的意見和改造意愿后,選址6個區域擬作為更新單元,均位于鎮中心區,總面積約17萬平方米。這些片區的建筑物現狀大部分為磚瓦房結構,建筑年代較久。
楊智鋒說,通過招商引資,吸引有實力的企業進駐,打造一批有亮點的商住項目,徹底改變鎮中心區老舊破損的面貌,同時計劃在學溪片區打造大型的健康產業集聚區,推動醫療衛生水平大跨步。
在水污染防治攻堅戰上,潼僑主要目標是轄區甲子河、金星河、金竹水閘兩支流水域水質分批在9月30日前達到地表V類水標準,為此,聘請了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甲子河綜合整治工程。
另外,潼僑鎮投入2000多萬元在潼僑公園內建設了惠州市首家僑文化博物館,現在主體建設和室內裝飾已經完成,正在全力完善展陳收尾工程,年內將會正式對外開放。
(來源 南方都市報)